力源素 2.0 營養補充品 (200ml) | Nestlé RESOURCE 2.0 – 高能量營養臨床方案
力源素 2.0 營養品 (200ml) | 雀巢健康科學 RESOURCE 2.0 營養補充品 (200ml) - 高能量密 度營養治療方案 在臨床營養治療領域,營養不良、高代謝狀態或攝食量受限是常見且嚴峻的挑戰,其發生率於住 院患者中可高達30-50%,並與併發症風險上升、住院天數延長及預後不良顯著相關。

力源素 2.0 營養品 (200ml) | 雀巢健康科學 RESOURCE 2.0 營養補充品 (200ml) - 高能量密 度營養治療方案 在臨床營養治療領域,營養不良、高代謝狀態或攝食量受限是常見且嚴峻的挑戰,其發生率於住 院患者中可高達30-50%,並與併發症風險上升、住院天數延長及預後不良顯著相關。對於因食慾 不振、吞嚥功能障礙、胃容量縮小或疾病導致營養需求增加的病患,傳統飲食或標準營養配方往 往無法在有限攝取量內滿足其巨大的營養需求。力源素 2.0 (Nestle RESOURCE® 2.0) 作為一 款經過科學設計的高能量密度、完整營養配方,精準地針對此一臨床困境,提供了一個高效、安 全且易於執行的解決方案。本文將深入剖析其配方特點、臨床效益、目標族群及應用策略。 高能量密度營養的臨床必要性與理論基礎 營養不良被視為一種「沉默的流行病」,在慢性病及急性照護情境中普遍存在。當患者因生理或病 理因素無法透過常規途徑攝取足量營養時,會迅速進入分解代謝狀態,導致肌肉耗損、免疫功能 抑制、組織修復延遲,並顯著影響疾病康復軌跡。力源素 2.0 的設計核心理念,在於以最小液體 體積輸送最大化的營養素,其臨床必要性體現於以下關鍵情境: ● 攝取量嚴重不足者:如食慾極差、早飽感、惡病質或胃腸道容量受限之患者。 ● 高代謝/高分解狀態:常見於嚴重創傷、大範圍手術、敗血症、重度燒傷及腫瘤患者,其能 量與蛋白質需求急遽攀升。 ● 吞嚥功能障礙需限液者:因神經性病變或結構問題導致吞嚥困難,且需嚴格控制每日液體 總攝入量之個案。 ● 重度營養不良之營養重建:需於短期內快速糾正營養赤字,改善生理基礎。 產品核心技術規格與創新設計 1. 革命性高能量密度 力源素 2.0 最關鍵的創新在於其能量密度達到每毫升1.5大卡: ● 攝取效率極大化:僅需200毫升的小體積,即可提供高達300大卡的完整能量,對於食慾差 或飽腹感快的患者而言,順應性大幅提升。 ● 液體負荷最小化:此特性對於合併心臟衰竭、腎功能不全、肝硬化伴腹水或需嚴格液體管 理的患者至關重要,能在不加重循環負荷的前提下滿足其高能量需求。 ● 臨床應用便利性:小體積包裝便於攜帶與管理,無論於醫院或居家環境,皆能簡化營養支 持流程。 2. 優化蛋白質含量,促進合成代謝 每瓶200毫升提供14克優質蛋白質,此蛋白質能量分配比在臨床營養品中屬於高標配置: ● 支持組織修復與合成:提供充足的必需胺基酸,直接支持手術傷口、壓瘡及組織損傷後的 修復過程。 ● 減緩肌肉流失:於高代謝狀態下,有助於對抗肌肉蛋白質的分解,維持瘦體組織質量,對 於維持體力、呼吸功能及活動能力至關重要。 ● 強化免疫機能:蛋白質是免疫細胞、抗體及急性期蛋白合成的基本原料,充足的供應有助 於降低感染風險。 ● 滿足高蛋白需求:特別適合於重症、術後、老年肌少症等蛋白質需求增加的族群。 3. 科學配比的脂肪系統 配方中含有12.2克脂肪,作為重要的能量與功能來源: ● 高效能量供應:脂肪貢獻約總能量的45%,是濃縮且有效的能量來源。 ● 必需脂肪酸供應:提供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,維持細 胞膜完整性及正常的生理機能。 ● 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:作為脂溶性維生素(A、D、E、K)的載體,確保其被有效吸收利 用。 ● 提升口感接受度:適量的脂肪有助於改善產品的整體風味與順口度,提高口服意願。 4. 精準設計的碳水化合物 ● 主要能量來源之一:碳水化合物提供約總能量的43%,與脂肪和蛋白質協同提供均衡的能 量供應。 ● 維持等滲透壓:採用適當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與比例,是維持配方整體等滲特性的關鍵之一 ,有助於胃腸道耐受。 ● 血糖管理考量:配方設計已考慮血糖穩定性,可在醫療專業人員指導下,供糖尿病患者使 用。 等滲透壓的臨床價值與胃腸道耐受性 力源素 2.0 的滲透壓約為310 mOsm/kg·H₂O,接近人體血漿滲透壓,此特性帶來顯著的臨床優 勢: ● 大幅降低胃腸道併發症風險:等滲配方能有效減少管灌餵食相關的腹瀉、腹脹、胃瀦留及 噁心嘔吐等不適。 ● 加速臨床應用進程:患者能更快適應並達到目標餵食速率,縮短營養達標時間,特別對於 腸道功能較為脆弱的重症患者或老年人。 ● 使用安全簡便:無需額外稀釋,開瓶即可使用,減輕照護負擔,並降低因稀釋不當引起的 污染或營養濃度不準確的風險。 ● 廣泛適用性: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,乃至於居家照護環境,均能安全且方便地實施。 特殊配方設計與微量營養素全面強化 ● 消化相容性: ○ 無乳糖:適合乳糖不耐受患者,避免因此引起的胃腸不適。 ○ 不含麩質:乳糜瀉或對麩質敏感的患者可安全食用。 ○ 質地均一細緻:流動性佳,不易沉澱,非常適合透過鼻胃管、鼻腸管或胃造口管進 行灌食,不易堵塞管路。 ● 維生素與礦物質全面強化: ○ 提供100%以上每日參考攝取量的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,確保微量營養素的充足供 應。 ○ 傷口癒合支持:強化鋅、維生素C,這些是膠原蛋白合成與細胞增生不可或缺的營 養素。 ○ 抗氧化防禦網絡:提供維生素C、E等抗氧化劑,協助身體對抗疾病過程中的氧化壓 力。 ○ 骨骼代謝健康:含有適量的鈣、磷及維生素D,支持骨骼礦化與健康。 ○ 造血功能維持:提供鐵、葉酸、維生素B12等,支持紅血球的生成。 詳細營養成分分析表 營養成 分 每200毫升含量 臨床意義 能量 300 千卡 超高能量密度,以最小體積滿足高代謝需求 蛋白質 14.0 克 高蛋白支持,促進合成代謝、組織修復與免疫 碳水化 合物 32.0 克 均衡能量來源,維持等滲透壓 脂肪 12.2 克 高效能量供應,提供必需脂肪酸 膳食纖 維 (請參考產品標示) 視產品版本而定,可能含有助於腸道健康的膳食纖 維 滲透壓 約310 mOsm/kg·H₂ O 等滲配方,胃腸耐受性佳,副作用風險低 目標適用人群深度分析與實證效益 1. 腫瘤與惡病質患者 ● 對抗惡病質:高能量與高蛋白有助於阻斷或減緩腫瘤相關的體重減輕與肌肉耗損。 ● 提升治療耐受性:良好的營養狀態可幫助患者更好地承受手術、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的副 作用,減少治療中斷。 ● 改善生活品質:充足的營養支持有助於維持體力、減輕疲勞感,保持一定的活動能力與獨 立性。 2. 術後及創傷恢復期患者 ● 創造合成代謝環境:提供充足的能量與蛋白質,是傷口癒合、組織再生與蛋白質合成的物 質基礎。 ● 保存瘦體組織:減少術後因臥床與應激反應導致的肌肉流失,加速功能恢復與出院進程。 ● 降低併發症發生率:改善營養狀況能有效降低手術部位感染、肺炎等併發症的風險。 3. 吞嚥困難患者(需經語言治療師評估) ● 質地安全:均質的液體狀質地,適合經過評估後可安全飲用液體的吞嚥困難患者。 ● 能量保障:在允許的有限液體攝入量內,實現最高的能量與營養攝取,避免營養狀況惡 化。 4. 老年營養不良與肌少症 ● 克服食慾衰退:小體積解決老年人因味覺改變、牙口不佳或疾病引起的食慾不振問題。 ● 糾正多重營養素缺乏:全面強化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有助於改善老年人常見的微量營養素 缺乏。 ● 維持身體功能:支持肌肉健康與力量,有助於預防跌倒、維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,提升生 活品質。 5.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● 慢性阻塞性肺病:滿足其因呼吸功增加導致的高能量消耗,同時避免過度碳水化合物負 擔。 ● 充血性心衰竭:在嚴格限制液體攝入的同時,確保關鍵的能量與營養供應。 ● 神經系統疾病:為中風、失智症、運動神經元疾病等需長期營養支持的患者提供穩定、可 靠的營養來源。 臨床使用實踐指南 口服補充策略 ● 分次攝取:若一次飲用200毫升有困難,可分為2-3次在一天內飲用完畢,以提高耐受性與 接受度。 ● 溫度調整可冷藏或於室溫下飲用,依患者個人偏好調整,有助於改善口感。 ● 藥物交互作用管理:需注意與特定藥物(如某些抗生素)的服用間隔,通常建議間隔1-2小 時,具體請遵醫囑。 ● 風味適應技巧:可單獨飲用,或依照醫療團隊建議,混入少許果汁、湯品(需注意總營養成 分變化)或製成冰沙,以增加變化性。 管飼應用規範 ● 起始速率:建議從低速開始(如30毫升/小時),讓腸道逐漸適應。 ● 進度調整:每8-12小時可根據耐受情況(如無腹脹、腹瀉、胃殘留過多),增加20-30毫升/小 時。 ● 目標設定:根據患者計算出的每日總能量與蛋白質需求,決定最終的目標輸注速率與總 量。 ● 密切監測:定期評估腹部狀況、腸音、排便頻率與性狀,以及胃殘留量(特別是重症患者), 及時調整方案。 個體化劑量計算與營養評估 ● 能量需求估算:需綜合考慮基礎代謝率、活動係數及疾病壓力因子,由營養師進行精確計 算。 ● 蛋白質需求評估:不同疾病狀態下的蛋白質需求差異很大,應個別化調整。 ● 液體平衡管理:需納入配方所含水分,計算患者每日總液體攝入與排出量,維持平衡。 ● 持續性監測與調整:定期追蹤體重、生化指標(如白蛋白、前白蛋白)、臨床表現,動態調整 營養支持計畫。 安全性與特殊注意事項 ● 禁忌症: ○ 對本產品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。 ○ 患有半乳糖血症者請注意成分標示。 ● 注意事項與相對禁忌: ○ 嚴重肝功能衰竭、腎功能不全(特別是未透析者)需在醫療專業人員嚴格指導下使 用,並監測電解質及代謝狀況。 ○ 急性胰腺炎、嚴重脂肪吸收不良等特殊疾病狀態,需經醫師評估其適用性。 ● 藥物與管飼交互作用: ○ 進行管灌時,需注意配方與所服用藥物的物理相容性(是否會產生凝塊或沉澱)及 生理相互作用。 ○ 應遵循正確的給藥程序:停灌 → 以清水沖管 → 給藥 → 再以清水沖管 → 恢復灌 食。 臨床實證與效果驗證 多項隨機對照試驗與觀察性研究支持高能量密度配方如力源素 2.0 的臨床效益: ● 營養指標的客觀改善: ○ 體重穩定與增長:相較於對照組,使用此類配方的患者能更有效地維持或增加體 重。 ○ 瘦體組織保存:生物電阻抗分析等數據顯示,有助於減緩肌肉質量的流失。 ○ 生化參數提升:血清前白蛋白、白蛋白等營養指標在介入後有顯著改善。 ● 臨床結局的正面影響: ○ 併發症發生率下降:營養狀況的改善與醫院內感染(如呼吸道、泌尿道感染)發生率 的降低相關。 ○ 住院天數縮短:營養良好的患者其平均住院日數有縮短的趨勢。 ○ 生活品質與功能狀態提升:患者在體力、疲勞程度及整體生活品質的評分上表現更 佳。 儲存、使用與品質控制 ● 產品完整性維護: ○ 未開封保存:置於陰涼乾燥處,避免陽光直射及極端溫度。 ○ 開封後處理:應立即加蓋冷藏(2-4°C),並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,以確保新鮮與安 全。 ○ 使用前檢查:使用前應檢查產品性狀、顏色與氣味,如有異常請勿使用。 ● 臨床品質保證措施: ○ 輸注系統管理:管灌時,應定期更換餵食管、容器,以避免細菌滋生。 ○ 完整記錄:詳細記錄患者的攝入量、耐受情況及任何不良反應。 ○ 不良事件監測與通報:建立標準流程,以監測、記錄及處理任何與產品相關的不良 事件。 ○ 持續性評估:定期由營養師或醫療團隊重新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與治療反應,確保 營養支持計畫的有效性與適當性。


disclaimer

Comments

https://themediumblog.com/assets/images/user-avatar-s.jpg

0 comment

Write the first comment for this!